你听说过“酒精依赖综合征”吗?
许多人原本只是想借酒助兴
或借酒缓解压力,
不料却产生了酒精依赖
案例时间
曾经家人心目中的英雄
如今为何六亲不认对家人动手?
黄先生的父亲,一位曾经稳重而和蔼的长者,其不良饮酒习惯,逐渐演变成家庭的一道裂痕。30年前,他偶尔举杯,那时的爱好饮酒还仅是出于社交需要。但是随着岁月变化,这份“乐趣”悄然变质,饮酒的频率逐渐失控,从偶尔小酌变为每日必饮,甚至一日数饮。即使酒后偶有发脾气,但由于未影响老黄的工作生活,家里人也未予重视。
2年前,老黄饮酒后的行为愈发极端,易怒、易激惹,甚至还有打砸家里物品的表现。更令人心痛的是,酒精作用下的他,甚至对试图劝阻的家人动手。清醒后的老黄也会后悔自责,也有尝试控制饮酒,但出现手抖、心慌、焦虑不安等不适症状驱使他再次拿起酒杯,偷偷复饮。
面对日益严峻的状况,黄先生痛下决心,将老黄送入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希望在这里,父亲能找到重拾健康,获得心灵治愈。心理服务单元二区的张少卿医生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黄先生的父亲制定了个性化的酒精成瘾治疗方案,旨在帮助他逐步摆脱酒精的束缚,重建生活的美好。
科普时间
01
酒精依赖综合征是由于反复或持续饮酒所致对酒精渴求的特殊心理状态,以及减少或停饮后出现的心理、躯体的特殊反应(戒断综合征)。
长期使用酒精会导致个体耐受性增加,产生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躯体依赖会导致成瘾者突然停止或者减少饮酒后出现戒断症状,而心理依赖则导致成瘾者在停止饮酒后产生强烈的酒精渴求,是导致戒酒者复饮的主要原因之一。
酒精依赖综合征不仅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甚至会引发社会问题,患者可能因饮酒失去理智,做出危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如交通事故、家庭暴力等。
酒精依赖综合征可以被视为一种由饮酒行为引发的“精神病”。
02
ICD-10酒依赖的诊断标准,具有下列表现的三项或三项以上,至少出现一个月,或如果持续不足一个月,应在既往12个月中反复出现。
· 对使用物质的强烈渴求或冲动感:对饮酒有强烈的欲望或冲动感。
· 对饮酒行为的控制能力受限:对饮酒行为的开始、结束和剂量难以控制。
· 戒断症状:减少或停止饮酒时出现生理戒断症状,如震颤、恶心等。
· 耐受性增加:必须使用较高剂量的酒精才能获得过去较低剂量的效应。
· 忽视其他兴趣:因饮酒而忽视其他娱乐或兴趣,获取和使用酒精的时间逐渐增加。
· 不顾健康后果继续饮酒:尽管知道饮酒的危害,但仍继续饮酒。
03
长期嗜酒、酗酒者戒酒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不要突然停止喝酒,建议慢慢减量,一点点控制酒精摄入,直至最后戒酒。但现实中,酒精依赖症患者很难自己戒酒,一般都需要药物治疗。
“干戒”是指不用任何药物等治疗措施突然停止饮酒,这种戒酒方法对于酒精依赖患者而言是不可取的。因为“干戒”轻则会引起手抖、出虚汗、焦虑不安、恶心呕吐等反应,重则可能出现癫痫发作、幻觉、震颤谵妄、行为紊乱等。一旦发生了震颤谵妄,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酒精依赖患者戒酒要到戒酒专科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戒除。
04
需要彻底脱离酒精环境。突然停酒需要替代酒精的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支持,同时需要根据酒精导致的精神和情绪症状必要时给予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情感稳定剂等治疗。除了药物,需要生活模式调整,以及个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干预、戒酒互助会等的帮助,也需要家属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