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珠海市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第三期)在高新区市民艺术中心举办。本次培训覆盖高新区制造、化工、电子等行业的90余家企业,共有160余名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完成系统性培训并通过考核,为珠海市构建“全职业人群、全工作周期”健康防护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政医企协同筑牢企业健康防线 受访者供图
本次培训是珠海市推进《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落地的重要举措。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戴世登在开班致辞中强调:“企业是职业病防治的第一道关口,必须将职业健康管理纳入生产核心环节。”培训聚合三方专业力量:卫健、人社部门等政策制定方联合解读法规责任;市卫生健康局综合执法支队作为执法监督方剖析典型案例;市职业病防治院作为技术支撑方提供全流程实操指南。
本次培训聚焦企业高频难题,课程设置获学员一致好评。市第三人民医院职业病防治专家何金铜详解《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职业病法律法规解读及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厘清企业赔偿风险边界;蒋峰讲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要点》,拆解申报系统操作盲点,避免企业因漏报误报受罚;肖瑶主讲《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病诊断相关内容》,演示岗前、在岗、离岗体检规范,强化健康监护闭环管理,预防职业病防治争议;市卫生健康局综合行政执法四支队副支队长周秀梅讲解职业危害典型案例分析,剖析近年粉尘、化学毒物重大事故,强化企业风险预判能力。
本次培训免除企业培训成本,惠及中小微企业及广大职业健康管理人员;通过即考即认证的模式,学员通过手机端考试后,培训考核合格后即可在小程序查询到电子培训合格证书。
据珠海市职业卫生协会透露,2025年计划开展不少于6期职业健康培训,覆盖全市重点行业企业。当前,“职业健康是生产力,更是生命力”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珠海市将持续强化职业健康培训这一核心抓手,着力提升企业主体意识和防治能力,引导其从被动的“要我防治”切实转变为主动的“我要防治”,通过筑牢职业健康防线,有效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坚实动能,构筑起强劲的生命力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