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学习、不想社交、不想考试……随着假期的结束,同学们陆续回归校园,有的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肠胃不适、尿频尿急等身体不适。面对这些焦虑问题,该如何处理?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专家给您支招!
珠海三院儿童心理调适单元副主任医师于筝建议,作为学生而言,针对可能引起自己焦虑的事情,不妨降低一点标准,减少对未知的担忧。例如,谁都想考满分,在等待成绩的过程中会很担心,但是如果我们降低一下标准,觉得考90分也不错,那么担心就会缓解很多;当我们完成一项工作后,反复纠结是不是没做好,也很难改变结果了,不如放轻松。
“待人接物,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时刻保持自信。”于筝表示,焦虑情绪使血液流动加速,呼吸急促,同时也保证了大脑及骨骼肌肉的血液运输一直通畅,以达到最佳状态,所以焦虑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应该保持自信乐观,做更好的自己。
于筝还建议,要做好自我觉察,和焦虑达成一个平衡。因为每个人对于压力和焦虑都有不一样的敏感度,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敏感度,什么程度是自己接受不了的,要做好身体反应的察觉,如睡眠、情绪是否受到影响,察觉到自身的异样,就要及时调整,与焦虑达成平衡,例如,就算考不到90分,考个70分绝对绰绰有余,尽力就好。
此外,孩子遇到开学焦虑,家长应该冷静对待。当孩子表达出不想上学时,家长应该保持情绪的稳定,不责备、不逼迫孩子一定要去上学。孩子不想去上学,一定会存在一些客观原因。有些孩子学习压力太大;有几个不喜欢的同学;在学校受欺负、排挤等等。“了解事情背后的原因后,往往可以找到解决办法。”于筝建议,当孩子坚决不想上学时,家长要向专业的医生、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不能是一切顺着孩子,同时也要和老师多交流。
“对于家长而言,孩子不想上学绝对不是小问题。我们可能是第一次当父母,但孩子绝对是第一次当孩子,家长要做的就是好好陪伴孩子。”于筝提醒,面对焦虑问题一定要正视,要学会和这种情绪达成和解。当孩子出现严重身体不适时,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